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波拿巴 Napole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法国军事家、政治家与法学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仑一世,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

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

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

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

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优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重要影响

  1. 作为军事家,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在最辉煌时期,欧洲除英国外,其余各国均向拿破仑臣服或结盟,形成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除此之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罗巴合众国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合并来实现的人。他一生亲自参加的战争达到60多次,而其指挥的战斗,在军事史上有重要意义。

  2. 作为政治家,拿破仑推动的改革措施影响深远,包括高等教育、税法、道路和下水道系统,并建立法兰西银行(中央银行)。

完整头衔

油画

图1
图2
图3

生平

1769年,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家庭本是意大利贵族,后来科西嘉岛成为法国领土,他们家族也变成法国国籍。

1777年,8岁的拿破仑被送到法国奥顿的教会学校学习法文,童年进入军校接受教育。

1784年,15岁的拿破仑以有一成绩毕业后被送到巴黎军官学校,成为炮兵军官。

1785年,16岁的拿破仑通过毕业考试,被授予少尉军衔。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20岁的拿破仑加入支持革命的雅各宾派,并在志愿军团得到中校地位。

1793年,因与科西嘉独立英雄起冲突,24岁拿破仑和全家被迫逃回法国本土。同年12月,率领革命士兵防卫土伦港岸炮台,成功击败英国舰队,受到法国革命政府的器重,被任命为准将。

1795年,因拒绝参加旺代战争而被除去将军军衔。同年10月,26岁的拿破仑被重新启用,守卫杜乐丽宫时用大炮成功击退袭击者,荣升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

1796年,27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在意大利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华,主义击破奥地利和萨丁尼亚联军,攻下米兰。奥地利将比利时割让给法国,意大利亦成为法国的附属国,拿破仑在北意大利废除封建法律,建立类似于法国的共和体制。

1798年,29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东方远征军总司令,5月出征埃及。

1799年,30岁的拿破仑回到巴黎,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

1804年,法国全民公决,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35岁的拿破仑·波拿巴称帝,称拿破仑一世。

1805年,36岁拿破仑亲自挥军东征,打败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1812年,法国与俄罗斯帝国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

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1815年,46岁的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于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

1821年,52岁的拿破仑在岛上去世。